一本悦读 > 历史军事 > 贞观俗人 > 第1000章 皇帝有疾

从宗法上来说,李福已经不是李世民的儿子,而是他兄长的继嗣子,是他的侄子了,因此李福也早早就被搬出宫,独居于赵王府。

“福儿也算有孝心了。”李世民淡淡道。

杨淑妃看着皇帝心情一般,本来想找机会向皇帝求情,让儿子李福明年留京不藩的话也终究还是咽回去了。

不久前,皇帝对一众年幼未封的皇弟和皇子们,全都给予册封,册封亲王之爵,并授给世封。

才五岁的赵王李福虽已有爵位,但这次也得了世封,按皇帝旨意,这些皇弟皇子明年都要出京之国就藩。

方仅六岁就要离京,到数千里外的黔中道蛮荒之地就藩,杨淑妃非常不忍心,可名义上她都不再是李福的母亲了。

因为皇帝把李福过继给李建成后,便把李福的抚养之责交给了建成的妻子郑观音。

郑观音也因此被加封为赵国太妃。

可终究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,哪可能真不管。

杨淑妃是宫中诸杨中阶位最高的,位列四妃之一的淑妃,她也是弘农杨氏女,乃是隋朝出将入相的权臣杨素之孙女,父亲杨玄奖,当年欲响应兄弟杨玄感起兵,事不成反被郡丞所杀,杨氏也就被籍没进宫,充做奴婢,后来李家得天下,杨氏被分到了秦王府。

后来秦王即位,她被晋封为四妃之一的淑妃,与韦贵妃、阴贤妃、燕德妃并为四妃。

反倒是生下李恪、李音两兄弟的杨氏,虽然贵为隋朝皇帝之女,可李世民想册封她为妃,却遭到许多大臣反对,尤其是在遭受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后,这事就此做罢,杨氏也只为九嫔之一婕妤。

至于另一位杨妃,其实是李元吉的齐王妃,李元吉被杀后,被李世民安排入宫,后来还为李世民生下了皇子李明。李世民后来追封李元吉为海陵刺王,再到巢敕王,再追曹刺王,后来又让杨妃所生李明过继到李元吉名下,封为曹王。

杨妃也就一直这么不明不白的在宫里,李世民曾经也想封杨氏为妃,可最终被魏征王珪这些旧太子人坚决反对,当年的玄武门之变已经够难看了,大家掩饰的也十分辛苦。

你现在把齐王妃接到你宫里,大家睁只眼闭只眼就算了,你还非要册封为妃,弄的满天下皆知,不嫌丢人吗?

你不丢人,他们还丢人呢。

所以坚决反对,四妃不可能,就是封个才人都不行。

因此,直到先前李世民给曹王李明也授世封地,才给杨氏正式封为曹国太妃,这也是有些模糊了,你可以说这是以元吉曹王妃的缘故升为太妃,如郑观音加封赵国太妃例。

当然也可以是杨氏为曹王生母故,才封曹国太妃。

曹国太妃杨氏,也是弘农杨氏,乃是观王杨雄的侄孙女,杨家三姐妹共侍一夫,本是段佳话,不过因为曹国太妃原是齐王妃,所以这事一直被魏征垢病。

魏征甚至公然骂杨氏是贱人,陛下不可辰赢自累。辰赢贱,且为二君嬖,淫也。

有文化的人骂人都十分有水平,魏征骂人不带脏字,李世民都杀掉你杨氏的丈夫和你的儿子了,你却还一心一意的迎奉他,这不是又贱又淫是什么?你怎么就不能学学隐太子妃郑氏呢?

所以最后杨氏在宫中无名无份也不行,魏征不但逼着皇帝把杨氏封为曹国太妃,这是让杨氏又恢复元吉妻子的身份,同时还让皇帝下了一道诏令,曹国太妃死后不得陪葬昭陵,且让杨氏随曹王李明出宫,并等明年曹王就藩时一同前往藩国。

杨淑妃生的李福被过继给了李建成,小杨妃生的李明,又过继给了李元吉,实际上两杨氏都没有了依靠,因此在宫里,只能仰仗阶位最低,但却十分得宠的同族姐妹杨嫔。

毕竟杨嫔生二子,虽然一子也不得皇帝喜欢,还被骂畜生不如,但吴王李恪却有贤名,得皇帝喜欢,经常称赞英果类我。

而李恪表现也极好,在朝中得到了弘农杨氏和兰陵萧氏的支持,联姻二姓,得全力支持。

杨淑妃自己的儿子都被过继出去了,又没有其它儿子,将来指望不了别人,更指望不上长孙皇后生的太子承乾,只能寄希望于姐妹杨嫔生的吴王了。

“臣妾昨日去看望妹妹,听说吴王这次在云南平定东爨叛乱中,表现很是出色呢,年纪轻轻,便已经能够亲自披甲上阵,不但鼓舞士气,还亲自斩杀了数个叛军,率军取得一场大捷,十分了得,还从东爨叛军手里亲自夺回了南宁州石头城。”

听杨淑说起吴王李恪,李世民脸上也有了一点笑意。

“朕先前还担忧他,刚去藩国就遇叛乱,本来还下旨说让他先到戎州避避,倒料不到这小子不愧是朕的种,也还有几分胆气,竟然敢南下平乱,打的还不错。”

杨淑妃立即趁热打铁,顺着皇帝的话夸赞起李恪来。

“圣人当年十六岁便领兵,统兵征战,所向无敌,吴王这次表现也确实很好呢。听说连卫公都对吴王大为赞赏,认为吴王虽贵为皇子,却能身先士卒,勇于平乱,十分可嘉!”

李世民嘴角上扬。

“朕当初让李恪去南中,就任这南宁州都督,看来确实没选错,这小子有担当有勇气。”

杨氏又道,“都说虎父无犬子,圣人英明,皇子们自然也就了得,吴王在南中英勇平乱,太子不也亲自陇右击贼吗?臣妾听闻,太子殿下更是了得,已经能直接统领河西陇右剑南安西等数道几十州之十数万兵马呢,威风凛凛大有当年圣人东征西讨打天下的雄姿呢!”

这话却让皇帝脸色一下子难看了起来。

吴王李恪在南中虽然只是杀了几个叛军,夺回了一座小城,但确实还表现不错,可李承乾在陇右,那就是胡作非为了,不说他从长安偷跑去陇右,就说如今他一个宣慰使,却擅夺了侯君集这大总管的统兵之权,就已经非常过份且严重了。

皇帝先前昏倒,也正是看了这些奏报,如今杨妃旧事重提,说是太子英明,可李世民听的却心头直犯堵,甚至呼吸都开始困难起来了。

“不要提那些孽畜!”

皇帝怒骂。

“真当朕不敢废了他的太子之位,朕贤德的皇子可不少!李泰李恪都比他强许多!把朕逼急了,朕便·····”

李世民突然感觉到杨妃为她捏头的手力变重了一些。

他闭上嘴,没再往下说了。

“圣人?”

“哦,没什么,朕刚才什么也没说,你什么也没听到,明白吗?”皇帝突然睁开眼睛,带着十分严厉的眼神瞪着杨妃说道。

键盘左右方向键"→"或"←"可翻页,回车可返回贞观俗人目录,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